来访者要处理的问题,咨询师自己也有,继续咨询还是转介?

2018-11-14 18:00:22545

以下为北京1879计划在线答疑分享。1879计划的辅助学习策略中,提供每两个月一次的专家在线答疑,由学员提出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,专家在班级群里为大家做解答。在线答疑是1879计划课堂的延伸和拓展。摘取共通性的内容,以飨读者。

学员问:来访者谈的问题,咨询师自己也有,是跟来访者继续探索,还是应该转介比较好?

廖凤池教授答:举个例子,比如来访者谈到,觉得生活没有意义,咨询师也有这种感觉,这时候是继续谈还是要转介?

其实人生有没有意义,不同的理论有不同的观点。

存在主义认为,人是被莫名其妙地带到世界上,这世界不公不义,人活在世界上很孤单、很痛苦。如果你很清楚这些的话,甚至会觉得活下去是不值得的。人面对这种虚无、疏离,面对不公不义的世界,其实会很痛苦。只有像超人,心智很坚强的人,才能够面对这种虚无,面对这种没有意义,能够勇敢地、很有勇气地去选择自己的人生,为自己做决定,这样的人会为人生赋予意义。

换句话说,意义是人制造、产生的,赋予意义之后,人生就会变得勇敢、积极,能够承担。

现在的问题是,来访者觉得人生没有意义,咨询师也觉得人生没有意义。如果咨询师觉得人生没有意义,活得很痛苦,甚至不想活下去,适应不好,每天在痛苦中度日,这个咨询师显然无法去帮助也觉得人生没有意义的来访者。

如果咨询师虽然觉得人生没有意义,他也深以为苦,但他曾经很认真地想过,人生本来就没有意义,人要活得有意义,要自己去创造意义,所以他很勇敢地去面对人的孤单,世界的疏离,不公不义的存在。他能够勇敢地去面对,去做选择,去承担,虽然他觉得人生没有意义,但他知道怎样有意义地生存下去。如果是这样的咨询师,因为曾经知道人生没有意义,所以当来访者在讲人生没有意义的时候,他会感同身受,能够理解,但是他不会跟来访者一样,一直沉浸在那种痛苦当中。

例如,池塘的水快干了,两条鱼躺在那儿,如果继续干燥下去,两条鱼都会死掉,这时候唯一能做的就是吐口水给对方,让对方保持潮湿,不会干涸死掉。如果正好有一个人是勇于承担的,知道人生真得很苦,没有意义、孤单,但是,他能够勇敢地活下去,能够相濡以沫,给对方很大的鼓励,和对方感同身受地共情连接。

相反,如果咨询师总结的人生很有意义,觉得来访者怎么这么笨,怎么会觉得人生没有意义。这样的咨询师可能不但不能打动来访者,而且会被来访者拒绝、鄙视。

我曾经在高雄师大上教官班的课,台湾地区的大学过去都有很多军训教官,他们除了上军训课之外,还管学生的生活辅导。当时讲到自杀的问题,高师大一个女教官说有个女同学闹自杀,但没事,在医院治疗。她是教官,去看望女同学,见她既年轻又漂亮,这个教官就说,“同学,你长得年轻漂亮,你的人生未来很有希望,无限美好,你怎么会想不开?像教官我长得又老又丑,都觉得人生有希望,你实在不应该想不开。”结果她没想到,女同学回答她:“教官,是因为你太笨了!你早就该去死,竟然活到现在。”教官被刺激了。

这个女同学思考过死亡,采取过行动自杀,她对人生有更深刻的一些理解。教官没有深刻理解,用比较低层次的话语去劝一个觉察程度比较深的人,导致被嘲讽。

所以,觉得人生没有意义不是问题,问题是,当你承认人生没有意义以后,你要怎么过日子?勇敢的人,会想办法为人生制造意义;示弱或迷失的人,可能会因为没有意义,一直很痛苦。

如果咨询师是一个勇敢的、有经验的,对人生处境深刻理解的人,他是可以帮助肤浅的、没想通的,或者在里面团团转的来访者走出来。但是,如果咨询师不够深刻,他还为不公不义,孤单疏离而感到痛苦的话,来访者谈到相关的经验,咨询师内在隐隐作痛,也陷入痛苦当中,咨询师就帮不了来访者。

我曾经督导过一个硕士班的实习心理咨询师,他辅导一个女同学,这个女同学觉得她的男朋友不好,想要跟他分手,事实上,这个女生已经另外交了男朋友。

我就发现,实习咨询心理师认为女同学这样的行为极其不可,为她原来的男朋友说话。觉得他人比较老实一点,人不错,现在另外交的男朋友虽然讨你的欢心,但不见得比原来的男朋友更好。

我听到这样的对话,觉得实习的心理师显然对这个问题有成见。

所以,我就问他说,你有没有谈恋爱,他说有,他刚面对他的女朋友移情别恋。他的女朋友先跟别人有性关系,然后回来跟他讨论该不该跟他分手,他觉得非常痛苦,非常不能接受女孩子这样的态度。他很爱她,但是很受伤,他受的伤还没有痊愈。

他现在辅导一个女同学,女同学移情别恋,已经跟别人发生性关系了,才来考虑要跟原来的男朋友分手。这不由自主地就勾起他很多痛苦,然后就一直替女同学原来的男朋友难过。

像这样的状况就是有历史经验,自己还没走出来,在做咨询的时候就容易产生干扰。干扰使他的共情理解能力降低,使他偏颇地站到某一个立场。

有相类似的经验,应该可以更懂得来访者的心理状态、处境,等等,但是有共同的经验而没有走出来的话,就有可能被卷进去,采取不客观的立场,变成跟来访者要么同病相怜,要么打对台对立。

我常以“三折肱会成良医”举例。以前的人讲,骨头断了三次,就知道怎么去接骨头,所以“三折肱而成良医”。但我们也看到过有很多人三折肱,不但没有成良医,反而变成无论哪个医师给他治,他都有意见。然后变成非常不听话的病人。他不但不能成良医,甚至当一个好病人的态度都没有了。

所以,如果你当咨询师,对人生的各种处境,自己面对过的各种困境,你需要整理好,你需要去面对。如果你能走出来,就很有帮助。因为你经历过,所以你听得懂;因为你经历过,所以你的共情、同理是真实的关心;因为你经历过,你走出来了,所以你会勇敢地、冷静地陪着当事人,帮助他走出来。

如果你的经历很不好,创伤还隐隐作痛,就有可能因为你有这样的经历,没有办法共情同理。你可能跟着来访者一起痛哭、不知所措,或立场偏颇,帮不了来访者。如果你走不出来,接到这样的个案,转介比较好。

如果你有类似的经验,但是你已经走出来,或者至少你比来访者有更深的觉察和方向性,就可以继续咨询,你可能会比其他的咨询师更懂得来访者所说的。

很多时候,咨询师真的要感激来访者,因为来访者的真实生命经验会使我们觉察、反思、进步。